侯门纪事_分卷阅读_2740
作者:
淼仔 更新:2020-07-19 05:09 字数:2720
第二句,满殿皆惊。国子监的人恨不能跳上去抽他几个大耳光,痛骂他是不是疯了,这应该避讳,怎么你倒说出来!
翰林院的人也纳闷,自己人私语:“听他要说什么?没有自寻死路的。”
就是皇帝也微俯身子,由对观战的鄙夷变成认真。
……
“臣是前福王一族,敢说比别位大人记得仔细。臣记得,福王在外不仅收买市井中人,他父子二人,一个在京外,一个在京里,与各省学子也有往来。个中内幕,臣不敢多加打听。福王造反以前,臣家已和他走动不多,也无从打听。有司应该有相关卷宗。”
皇帝冷冷:“哦。”
韩世拓泪如泉涌:“士农工商士为首,古今朝廷官员尽是士人。古人伊尹出身于师仆,但后世评价勤奋上学,非农耕一生而能治国者。”
皇帝点一点头。
“臣想到自己,出身远非伊尹可比,学里也曾夸耀名次。却又学浪荡,辜负太上皇对臣家的恩典,也辜负学里先生对臣的期望。回想当年,几位先生对臣夸奖有加,是臣……”一声呜咽挡住话,生生咽下去以后再接着说。
“阮英明大人的提议,对学子们多加监管。臣想到自己,回想当年如有一回再回三回再回的监查,臣也许就不会有浪荡十数年的名声,臣如今蒙圣恩,也不会时常的含愧抱惭。如果当年对学里一查再查三查四查,就会早早发现福王的阴险端倪,就会早早的发现去年报上来的福建数位官员贪污一案,学里早有议论。就会发现今年提到京里的赈灾不及时一案,学里早有议论。因为是士人,眼光远非农工商所比。上达天听,也远非农工商所比……”
费大通等人的面色渐渐难看,万万没有想到,一直瞧不起,认为是阮英明鼻子上头一道灰的文章侯会有这一篇话出来。
他不但剖析自身,就是举的案例也听得出来事先查的明白。事实上有两个案子,还就是秀才们从学里闹出来才说破。如这一直瞧不起的文章侯所说,农人只关心风调雨顺,工匠只关心手艺顺当,商人只关心利息银子。学子们的重要性,远非等他们中举做官以后表现出来。
费大通等人互相使个眼色,这都是饱读诗书的,因为“一直瞧不起”,让韩世拓惊吓。但很快,他们在肚子里想着对策。
这个时候,外面来了人。
太监进来回话:“老臣钟居忠殿外求见。”
韩世拓哭的晕头转向他没有听清名字,从保持中立的陆中修,再到翰林院所有的人,都有了惊骇。
费大通头一个心思,南安老侯来了?这袁家的人开始上了。难怪董大学士不出来,原来这一位到了。
情不自禁的看向刚才还撸袖子就差动手的两位同僚,这两位的脸已经是土颜色。
他们虽在翰林院,科考决定他们是张大学士的门生,但当年穷秀才,资助他们上京的人,正是当年的山西布政使南安老侯。他们是老侯巡查学里发现的穷学生。
费大通狠狠白他们一眼,拿他们瑟缩没有办法。当下只能微微叹气,兵来将挡,等听过钟老侯说什么再反驳吧。
殿内,因为南安老侯的到来,不管怎么猜,也恰是文章侯的助手。对于相与阮英明和反对阮英明的人来说,事情又出来一回转机,有了风卷过的滞静。现任南安侯钟恒沛有了沮丧。
论起官威官声,或是圣眷也好,他和祖父差得太远太远。如果自己中流砥柱,年迈的祖父何用出马?
每天看着两个白胡子老头,另一位是董大学士,不是见面,就是隐语书信传得欢,钟恒沛常常有这样的自责。
他看着祖父让已赋闲在家的大伯扶进来,看着祖父三拜九叩,瘦干的身子骨愈发像一把枯柴,但这把枯柴能让百官们刮目相看,钟恒沛微微颤抖,做官要做祖父这样才对得起家门!
他乱想着走了神,在南安老侯的回话声里,才把心思拉回来。
“老臣有谏,”南安老侯苍凉的嗓音还算稳定,就是慢了些:“那一年,臣往外官任上去,太上皇召见老臣,说外官任是一方之主,他信老臣,要老臣不要怕得罪地方势力,放开手的治理。如今臣听到闲言,最近京里官员们,不是把心放在为民上面,而是放在哪个衙门有了势力,哪个官署权力增加!”
费大通等人眼角一起抽了抽。
“老臣虽老,但也一定要来面见皇上!人心之事,不可以小觑。皇上放一方权力给官员们,给的是信任,图的是百姓安乐。如今当官就比较势力去了,就想法子削弱势力去了,表面上看性格不一,其实是书没念正!科举时写的吏治文章,统统违心!”
陆中修也跟着面皮抽搐,幸好自己没答应这些人。两年前让黄跃害的还不够苦吗?前车之鉴,敷衍了这一帮人。不然这“心口不一”的大帽子要扣上一顶。
“老臣虽是阮英明的亲戚,也当来进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是但凡读书的人都知道的话。老臣以为学里多加监管,是国子监份内之事。老臣斗胆前来,请皇上明查秋毫,万勿听信以私利为公惠之言!”
费大通黑了脸,这老家伙,这老东西,这……你骂的实在痛快吧!
皇帝轻轻咳上一声,要说话还没有说话,是百官支起耳朵的时候,殿外匆匆又来一个太监,双手送上一道奏章。
加急?所有人心里闪过这句话。加急的,才会不管不顾往金殿上送。
皇帝打开看了看,他还能面不改色,交给身边太监:“念,正好,把这件事也议了。”
……
“……外国商人如一盘散沙,其图中华之厚利,却非中华之法度。奸细滋生,钱财滋生,轻慢亦滋生。儿臣令各起一商社以为挟制,不料诱人眼红,当晚凶杀致死一人,意欲商社改换为首之人。为正视听,明各国,奏请父皇下旨驱逐不轨中华法度之人。一人不服,驱一人。十人不服,驱十人。全族不服,驱全族。非吾族类,实难迁就,扬我国威,事小而巨……”
……
对于齐王的这道奏章,不是没有人反对。而是让拘在南安老侯回的话里,他说太上皇亲口说过,外官任上,朕信任你。
这老头子还没有走呢,还在这里呆着。老臣,有个老字,也可以称为老糊涂。
谁这当口儿说齐王殿下在外面莽撞,不正撞到他说的“天子信任”这话上面。说的稍过了头,像是挑拨皇上对齐王殿下的信任。这老头子要是再跳起来,谁跟个行将就木的人对嘴去?
对这道奏章的谈论,就相对正规。有几大繁华通商城市,来的外国人多,生的事情不是小数目。最后当殿达成一致,同意齐王殿下的主张。
这里面也有那墟里拐弯族太小了的缘故。太小了,不放老实,还闹什么。
谈论由此,把阮英明的奏章也转为正规。费大通等人无可奈何,干咽着唾沫还硬顶着,当殿也就没有定下来。但离结果已经不远。
……
韩世拓对宫外走去,诉说自己往事勾出对自己的深恨,心情没有平复,他谁也不想说话,天已近午时,快步只想上马回家。下午再去衙门也罢。
“侯爷,”后面有人叫他。
回过身子,有了一怔。过来的是最近几天避开他的董仲现。
董仲现、袁训等太子党,都是以前对他蔑视的人。在和掌珠成亲以后,受益于袁家,董仲现对他依然不冷也不热。但今天面上有了笑容,轻声地道:“可以收拾东西,准备出京吧。”
“我!也能去!”韩世拓露出做梦似的将信将疑。他背着浪荡名声,翰林院给他私下起个绰号,叫国子监一大耻辱。攻击他没资格当先生。
韩世拓非常想出京,看到正经写的信,他眼馋的不行。但阮英明的奏章到京里以后,韩世拓还真的只敢在做梦,和自己家里自言自语的时候盼望着能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