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_分卷阅读_189
作者:
关尔小禾 更新:2020-08-08 09:43 字数:5794
迷糊间,突然察觉风似乎弱了,她睁开双眼,才知道李青林不知何时挪到了身前,为她挡住凌冽的山风。她心头一凜,立即用搭建起几枝繁茂的树枝,勉强能挡着山风与江风。
李青林将双手拢在袖中,苍白地笑了笑:“还是你有办法。”
君瑶连与他多说一句的力气也没了,她也勉强笑了笑,搓着手取暖。
这一夜,注定漫长难熬。君瑶睡两三刻便会醒一次观察周围的情况,直到天亮,冬日朦胧微弱的晨光散在河面上,她才彻底清醒。看了看身边熟睡的李青林,她独自走到河边清醒,昨夜湍急凶险的河段,已不知去向,眼前的河流平静温和,水面泛着柔和的银光,一群不知名的飞鸟掠影而过,没入河边低矮的草丛。
君瑶在水中抓到两条鱼,用尖锐的石头刮了鱼鳞,随意切了片,点了一小从火烤了烤,打算去叫李青林。谁知李青林竟人事不省,一摸额头竟是滚烫的。君瑶有些忧心,眼下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临近有无人家,就算有人家,也不见得会相助,李青林本就是病弱之躯,若因此有个三长两短,她该怎么办?
现下来不及思考别的,她胡乱嚼了几片腥气浓烈的鱼片,跑到河边水草稍微丰茂的地方寻找草药。冬日里水草本就少,好歹河边临水有些浅草,她粗粗挖到了些草根,用水洗了,挤出汁水来给李青林喝下去,李青林病中也有些意识,勉强喝下大半。君瑶又沾了冷水,给他降温。
如此反复几次,似乎没有多大效果。待太阳升起后,君瑶判定了方向,打算带着李青林去与明长昱相约的地方。
离晋县城之北三四里处,有一废弃的茶地,茶地里有一个废弃的草棚,是以往茶农自建的茅屋,用于看管茶园。而今茶地荒废,那个废弃的草棚也没人看守了,鲜少有人去。明长昱告诉她,若是有危险,可去那草棚暂且一避,他也会及时前去与她汇合。
虽不知明长昱为何会选择那处地方,但君瑶对明长昱毫无保留地信任。现在最重要的,便是与明长昱相聚。
打定主意,她立刻将李青林扶起来,蹒跚地向晋县南面走。平时她力气本来很大,可惜受了伤,耗费了体力,要将一个男人搀扶着往前走,实在举步维艰。方走出几步远,就不堪重负倒在地上。
君瑶气馁,歇了几口气打算再走,突然间听到一阵铃声。这样的铃声,她曾在乡野里听见过。一些农家为了方便寻找自己的牛羊,会在牛羊脖子上挂上铃铛。想来是因为天明了,这附近的农家将自家的牛羊放了出来吃草。
自入了晋州之后,所遭遇的一切都危险难测。君瑶不敢掉以轻心,立即带着李青林荫蔽。可惜她行动迟缓,又带着李青林这样一个神志不清的人,到底弄出了动静,被人发现。
“谁?”一道少女的声音警惕地靠近。
君瑶与李青林躲在一块岩石之后,自河面升起的日光斜斜地照过来,将来人的影子清晰地照在地面上。那人手中拎着镰刀,缓缓地举起来,如临大敌地靠近,怒声叱问:“谁?出来!”
君瑶用来切割鱼肉的尖锐石头还没扔掉,此时也准备用来当做武器。可当她发现来人只是一个女子,也没什么身手,便放松了警惕。她没打算抵抗,只是思索着该如何向对方说清楚自己的情况。就在此时,一条黄狗突然蹿到身前,对着君瑶与李青林狂吠,李青林也因此醒了,艰难地想把君瑶挡在身后,低声呵斥黄狗。
黄狗龇牙咧嘴不敢靠近,但也没遇到危险。岩石后的女子这才转到岩石前,看到浑身是伤的君瑶与李青林之后,瞬间愕然惊讶。
她立刻拉住黄狗脖子上的绳子,把它拴好。复又回来看君瑶,既警惕又担忧地问:“你们是谁?为何会在这里?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
君瑶斟酌着,用蓉城方言说道:“我是来做生意的,本和这里的老板魏夫人在一起,但昨晚遇劫匪,东西被抢了,还被打伤,我们是一路逃到这里的。”
第218章 世外桃源
君瑶担心暴露身份,用了蓉城的方言,也不知这拿着镰刀的女子听懂没有。这女子大约二十岁,生得健康有力,皮肤偏黑,五官还算秀致,双眼清澈,没有恶意。
她上下打量着君瑶和李青林,只犹豫了一瞬,就将镰刀收好挂在腰间,走上前蹲下身说道:“你们现在需要帮忙吗?”
君瑶感激地看着她:“我还好,只是我的朋友不仅重病,还受了伤。若能得姑娘相助,自当感激不尽。”
对方打了个唿哨,那在不远处吃草的黄牛悠悠然带着铃声跑了过来。女子说道:“这里是晋县乡下,也不好请大夫,但过去往南三四里就是我家萧家村,我可以带你们到我家治伤。”
她拍了拍黄牛的脖子,有些为难地蹙眉:“只是有一个要求。”
君瑶乍听见“晋县”二字,不由心头一跳,又听她口吻一转,不由得心生戒备。
那女子说道:“我们村的人都很淳朴,没到外面见识过,不太欢迎外人。你若是到了我家,就要听我的话,没有我的安排,千万不能出家门一步。”
君瑶想起明长昱派人前往晋县打探。不仅没能探到消息,反而被晋县的人暗中监看着。她不安地看着这女子,迟疑地问:“不太方便吗?既如此,就不该叨扰。”她转眼看了眼那头黄牛,恳求道:“可否请你这头黄牛送给我。我让它驮着我朋友去晋县。等找到我失散的其他朋友后,一定重谢。”
这女子依旧固执地摇头:“我的黄牛不能轻易送人的。何况谁家有黄牛这附近的人都知道,还认识,不妥……”她自顾自小声嘀咕着,君瑶也没听清楚。
此刻君瑶和李青林都是伤员,就算有黄牛驮着也不一定能安全到达与明长昱约定的地方。若这女子有恶意或图谋不轨,就应该拿着镰刀杀了重伤无力反抗的他们二人。君瑶谨慎权衡之后,打算暂且到这女子家中一避。
这女子一看就在农家长大,大冬天只穿了一双单薄的草鞋,脚大,微微绾起的裤管里,是一双结实有力的腿,腿上有草木的划伤,有新有旧。她力气很大,和君瑶一起合作,三两下把李青林扶到黄牛背上,让黄牛驮着往南走。
君瑶勉强还能走动,那女子分了她一些果子和干粮,君瑶狼吞虎咽般吃下去,总算恢复了一些力气。
平日里,三两里路,半个多时辰就到了,因为有两个伤员,走得慢了些。
君瑶也有意打听着前方即将落脚的村子的情况。这村子,以前都是种茶为生的茶农,统共有六十几户人家,男女老少加起来有五百多人。这两年茶叶种植艰难,一些青壮年陆续离乡,眼下村中多是老人和妇孺。这个好心帮助君瑶的农家女叫萧婷,家里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五十多岁的母亲。
山路蜿蜒婉转,一个多时辰之后,就到了村口。村子在一处山坳离,离晋县县城及晋州城很近了,还有一条互通的官道。君瑶站在山坡上,看到了村中错落俨然的房屋,以及暧暧的炊烟。
萧婷拆了黄牛脖子上的铃铛,对君瑶说道:“你待会儿跟着黄牛走。”
说罢,她飞快地跑下破,去和守在村口的男人说话。那男人没注意到君瑶这边,君瑶便跟着黄牛入了进村的路。这黄牛识途,带着君瑶走了段小路,之后萧婷追了上来。
“没让人发现吧?”萧婷问。
“没有。”君瑶说道。
萧婷点了点头,说道:“前面就是我的家。”
走过几条偏僻的田间小道,来到萧婷所说的家门口,一户寻常的农家,有四五间泥瓦屋子,外头用高高的篱墙围了起来,墙内有鸡圈,能听到鸡鸭的叫声。
萧婷带着君瑶和李青林入了篱墙,就有老妇人应了出来:“阿婷,这么快就放牛回来啦?”
迎出来的老妇乍一见到两个陌生人,声音戛然而止。她急忙地将篱墙关好,谨慎不安地看了君瑶与李青林几眼,又将萧婷拉到一边低声问着,神色担忧紧张。
不知萧婷与她说了什么,最终老妇人似乎勉为其难地接受了,生硬却不失礼貌地把君瑶与李青林带进屋子,让萧婷来照顾之后,自己去厨房烧水。
萧婷端起桌上的水喝了大半壶,说道:“那是我娘,一辈子没出过村子,没见过什么外人,有些害怕,请你见谅。”
“是我叨扰了。”君瑶有些过意不去,好在她习惯随身带着银子,此时便拿出两锭来,放到桌上。
谁知萧婷见了银子,面色顿时一沉,声音也冷了许多,涩涩地说道:“不需要你的银子,只自己收好吧。我去给你找些药和吃的来。”
她转身出门,突然想到什么,指着一间屋子说道:“那间房还算干净,有床,你们先住着。”说罢迈腿跑开了。
君瑶疑惑地收好银子,走进萧婷方才指的房门口看了看。房间还算宽敞,干净整洁,采光也好,看陈设似乎是男人的房间,只是没有居住的痕迹。她连忙将李青林扶进去,让他躺在床上。
床褥都有些冰冷,也只能将就了。君瑶打算去找萧婷要写热水,却不料李青林醒了,他睁开眼,静静地看着君瑶,似有话想说。
君瑶俯身,轻声问:“青林兄,你哪里不舒服?”
李青林双眼迷蒙,犹如迷雾笼罩的深渊,他的手轻轻动了动,又无力地放下去。
君瑶也是浑身的疲惫,没有多余的心思揣度他的想法,只想让他快些养伤。她为李青林掖好被子,萧婷这时端着一碗清汤进来,递给君瑶。君瑶满心感激地捧着,暖了暖手才喝下去。这清汤是最简单的做法,没有多少油腥,有些淡,但于她来说,简直犹如甘醴。
见她喝完后,萧婷又端了药汤来,说道:“这是我家经常准备的,可以治伤。”
她慎重热情地把药汤递给君瑶,君瑶闻了闻,果然是用寻常的草药熬的,有止血治伤的效果。萧婷生活在村子里,上山下田难免会有受伤的时候,家里常备着药也是为了治伤。
除了内服的汤药,萧婷还备了外敷的。君瑶用清水简单地清洗了腰间的伤口,再敷上药包扎好,歇息了片刻,立即去照料李青林。
李青林的情况比她复杂许多,他不仅有外伤,还带着病。可惜萧婷从头到尾没有为他们请大夫的意思,且一直警惕地外来的人,君瑶就知道萧婷也有自己的难处,便没叨扰。
她有处理外伤的经验,先将李青林手臂上的伤包扎了,再给他喂了汤药,这才稍稍放心。
这一日,萧婷将篱墙关得很好,和萧母留在家中,哪儿也没去。君瑶不好意思在人家家中白吃白住,趁着有空,扫了院子,将柴房里的木柴搬出来晒太阳。
萧婷和萧母虽担心她身上的伤,也没制止,只是在一定时候劝她休息。临近傍晚,李青林的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身上不再发烫,自己起身吃了半碗白粥。
萧婷端着碗,笑着说道:“公子,看来你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李青林惯常温和地笑着,清朗的模样让萧婷看着有些不好意思,慢慢红了脸,她一个姑娘家,没在房中多停留,带着碗离开。
房中只剩下君瑶和李青林两人。暮色霭霭,乡间没有多余的蜡烛,房间没有灯火,光线有些昏暗。君瑶未曾察觉到李青林异样的目光,她探了探李青林的脉,只觉得他依旧很虚弱,面上不由得带了些担忧。
李青林轻轻握了握她的指尖:“我没事,平常就是这个脉象。你的伤比我重,本该我照顾你。”
君瑶舒展眉眼,宽慰地抿了抿唇:“这时候就不要推辞了,不必追究这些细节。”
李青林默然,眉目沉沉地看着她。静谧的山村无风无雨,暮色勾勒着她纤细的身影,李青林从来没有这样认真看过她,只遗憾此刻光线昏暗,他不能认真地端详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虽无法看清她的面色,他却能敏感地察觉出她克制的情绪,担忧,茫然,犹豫,但很坚定。他轻咳一声,问:“你可有打算?”
君瑶轻轻蹙眉,说:“等你好些了,我们必须去和侯爷汇合。”
自与明长昱分别之后,她的心始终悬着,她前所未有地担心挂念,希望能立刻回到明长昱身边。那些“水匪”虽然身份不明,但也不难猜测他们的身份。就因如此,他们所处的境遇才却是危险。更何况,明长昱身边还有内鬼,这个内鬼一日不揪出来,危险就多一分。
李青林闻言只是点点头:“一切听你安排。”顿了顿,又道:“只是与他们匆忙分散,也不知该怎么相会。”
君瑶道:“我与侯爷约好了地点,若三日内他没有找到我,我们就去约定的地方等。”
李青林轻轻抿了抿干涩的唇,欲言又止。
君瑶听见屋外忙碌的声音,不好意思自己在房中呆着,便说道:“你先休息,我出去看看。”
出了房,她直奔厨房。萧家母女在做晚饭,灶台上冒起蒸汽,香味四溢,一旁的小火炉上炖着东西,萧婷揭开盖子轻轻搅拌,里头浓白的汤翻滚着,一块块精细的火腿淹没在滚汤里,令人垂涎三尺。
君瑶知道萧家母女二人过得也不太顺畅,家中一应吃用都很是简朴,但今日为了她和李青林,这母女二人拿出了平时珍藏的药还有肉。
萧婷见她进了厨房,立即笑了:“等等就可以吃饭了。”
晚饭,白米饭和豆腐,以及火腿汤。
生怕君瑶觉得拘束,萧婷说道:“你只管吃就是了,这些东西家里还有的。我和娘两人平时吃不了多少,放着也是浪费。”
君瑶不好辜负她们的好意,吃得津津有味,萧母见状立即给她添饭,让她多吃一些。
吃饭间,萧母问道:“你们这是做什么生意,竟遇上这样危险的事?”
君瑶含糊地说:“做些买卖,茶叶、织品什么的。”
萧母眼尾的皱纹陡然一深:“去哪里做?”
君瑶说道:“晋州城。那里比较繁华。”
萧母愣了愣:“晋州城,现下还做茶叶生意吗?”
君瑶随口道:“做的,只是不如以前景气了。”
萧母和萧婷对视一眼,沉默了。三两句话下,这气氛就有些凝滞压抑。萧婷给君瑶盛汤:“多喝点儿。”
君瑶隐约觉得,这对母女身上,似隐着难以言说的秘密。
萧母这才忧心地看向君瑶,欲言又止地说道:“孩子,晋州这片儿茶叶不好做了,就算你进了城,怕是也没人和你谈茶生意了。”她抬手指着篱墙外,“你看,那些山田,以前都是种茶的,现在只是零星地种了几亩。”
“为什么?”君瑶疑惑,“难道是年份不好,茶叶难种吗?”
“也不全是,”萧母摇头,正欲继续往下说,突然又停住了。
萧婷暗暗给萧母使了眼色,说道:“这些田地,其实都是崔家的,崔家说不种茶了,我们就不种了。”
崔家?君瑶若有所思。崔家是晋州的贵族门阀,族中控制着大量的田地,若说这茶税之事和崔家没有半分关系,君瑶与明长昱都是不信的。可是这些世代靠种茶为生的农户,没了茶叶这一收入,他们是如何继续维持生计的?
君瑶看这萧家母女虽然过得简朴,却也没有丝毫的穷困迹象。而她们母女二人,没有茶叶,是如何生活的?
她不由疑惑:“既如此,茶叶无法丰收,难道有其他的进项?崔家人可不会向你们要租子?”
话一出口,萧家母女却越发沉默了。她们母女二人的面色变得更加古怪,萧母食不知味,叹了好几次气。萧婷却是一个劲儿给君瑶添饭夹菜,也不言语。
君瑶知道自己触到了萧家母女的痛处,便也不再多问。
吃过饭之后,她帮着萧婷洗了碗,又去鸡窝里捡了鸡蛋和鸭蛋,放到罐子里。吃饱喝足,伤病也得到治疗,君瑶这便更仔细地查看了这母女二人生活的环境。
家境还算殷实,有鸡有鸭还有牛,泥瓦房屋,四五间房都像是新修的。萧婷给她找来的换洗衣裳,也不算太粗糙,有些还是市面上较新的。这样的境况,换做有几个男人的农家也就罢了,难得的是这家中只有两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