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获诺贝尔奖 (求收藏推荐!)
作者:云下飞雪      更新:2021-12-23 23:52      字数:2764
  “总督,好消息呀,好消息。”工业建设部部长王贵兴冲冲的跑到赵汉青的办公室。
  “欧,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赵汉青提起头笑着问道。
  “农机技术有了新突破了,并且是很伟大的成果,我们采用了新的内燃机以及改进了之前的设计方案,我们西北拖拉机制造厂今天早上终于完成了新型拖拉机的制造。大型农机已经不再是我们的阻碍了,使用这种新型的农机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几百个人的工作量,这将为我们节省多少劳动力用于工业建设呀。”王贵一脸兴奋地说道。
  随着西北工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庞大,西北人口短缺的缺点显现出来,除去农村需要耕种土地的农民之外,西北大多少劳动力都被利用起来,参与到了西北的工业建设,但仍然有很大的缺口,这让工业建设部部长王贵很苦恼,虽然西北数次引入其他各省的空闲人口,但远水解不了近渴,但现在新型大农机的研发成功,他自然有理由高兴了。
  自从西北的新土地政策全面实行以后,百姓对于农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之前制造厂制造的初批农机存在很大的缺陷,但随着新设计方案的出现加上西北内燃机技术的突破,使得赵汉青下令马上研制出新的大型农机,从而将农村的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发挥华夏的人口优势,加速发展西北工业。
  赵汉青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于是立刻起身赶往西北拖拉机制造厂。
  来到拖拉机制造厂,赵汉青终于见到了西北第一辆技术成熟的拖拉机了,这种拖拉机和后世的拖拉机差不多,可能赵汉青提供的部分资料的原因吧。
  这种拖拉机在外貌上和后世很像,只是在某些技术上要比后世的落后一些,但这并不妨碍这辆拖拉机的先进性。
  现在有了更好地拖拉机,西北的农业生产就更加方便了,而且以前旧的拖拉机也就可以出售给华夏其他地区甚至国外,赚些利润。
  这时候的华夏大部分地区的农村都是使用的板车、牛车等运输工具,因为百姓普遍都很贫穷,大多数人甚至连牲畜都用不上,还使用着原始的人力。
  这时候使用人力运输效率很底下,就算是畜力运输,使用的车辆大多数都是没有轮胎的轱辘,拉起了非常费力,这时候也唯有水路运输效率要高一些。
  这时候华夏的农民是最苦的,他们春天辛苦耕种,秋收时累死累活,但到头来还不能养活一家人,这主要是因为那时候的粮食收购价格很低,又要交税交租,一年忙到头,劳动果实根本就剩不下多少。
  但如果有了拖拉机和化肥后,就可以使得农村的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除了制造出来新型的拖拉机外,此时西北机械制造厂也已经研发出来新型的耕耘机、收割机、摘棉机等。
  这些大型农机的研发成功,使得西北的农业生产力提高了至少几百倍,一个可以熟练操作农机的农民,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几百人的工作量,而且这个效率还在持续增加。
  这时候使用农机进行农业生产所消耗的成本无非就是消耗在制造和耗油上了,但制造成本也不会很高,那么耗油就更容易解决了。
  这时候的西北油价根本就不算高,石油本身的开采和炼制所花费掉的并不多,后世所谓的高油价,其实都是人为提高和政府收税造成的。
  这时候的西北已经开采的石油油田主要是甘肃玉门油田,现在经过一年多的开采,已经打出十几处油井了,每天的原油产量都在增加,这些时候在经过炼油厂的炼油设备后,不仅可以满足西北的自身供应,甚至还将石油出口到国外去。
  玉门油田在后世也是华夏有名的大油田,此时玉门的石油产量完全足够西北工业发展所需,对石油的消耗不是很厉害,随着西北工业的加速发展,到时候赵汉青完全可以到新疆继续开采石油,反正新疆沙漠和盆地里有着储量丰富的石油,这些赵汉青也是知道的。
  现在西北除了制造出了这些大型的农机,还制造出了各类非机动的农机,例如:打谷机、面粉加工机等等。
  这时候的华夏西北地区的农业技术已经出现了巨大的飞跃,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如今赵汉青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完整先进的生产力在辖区里尽快的推广起来。
  虽然那些小型农家卖不起这中大型的拖拉机,加上家中土地并不是很多,就算买了他们也用不了。但这些农民可以多个家庭组在一起,共同使用一辆拖拉机,另外赵汉青还提供了农民小额贷款,组建农机队下乡为那些农民提供农机耕地业务。
  还有不仅西北的农业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养殖业现在也已初具规模。
  振汉集团旗下的西北养殖公司从去年起就开始大力发展养殖业,如今光在甘肃一省振汉集团旗下西北养殖公司旗下的养殖厂就一下子多了几十,上百个。
  养殖厂里饲养出来的鸡、鸭、猪、牛,都送到了自家的屠宰场,然后再送到各县县城的肉食专卖场。
  振汉集团凭借这一基础逐渐垄断了西边的肉食市场,西北所有卖肉的摊贩很多,他们都需要从振汉集团采购到新鲜的肉类。
  在参观完新型农机,赵汉青很高兴,但在这个时候,赵汉青接到了一条来自欧洲大陆的好消息。
  那就是因为赵汉青在1917年发明了青霉素,挽救了无数病患伤员的宝贵性命,早去年他就被提名为191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得者,到了今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正式公布了赵汉青获奖的消息,并让他于同年12月11日前往欧洲的斯德哥尔摩领奖。
  那时候的赵汉青还忙着呢,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虽然很高兴,但也没感到特别意外,如果发明青霉素还不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话,那就才奇怪了,而且由于路途遥远,赵汉青没有打算前去领奖,事情一忙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现在这时候时间马上就要到12月11日的颁奖日期了,赵汉青再次接到诺贝尔颁奖委员会发来的消息后,他才想起还有这件事。
  虽然赵汉青对于所谓的诺贝尔奖并没有抱有多大期望,这怎么说都是一个外国的奖项,而且赵汉青清楚的知道,后世的诺贝尔奖早就偏离了当年诺贝尔设立的本意,被某些大国操纵,成为大国政治的博弈。
  但这个时期,由于诺贝尔奖刚创立不久,颁发的奖项还是很有含金量的,和后世什么人都能获奖根本不一样,而且更让赵汉青看重的是那一笔诺贝尔奖金。
  最后赵汉青还是不打算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主要是现在的华夏处于多事之秋,西北离不开他,而且赵汉青也无法动用飞船的力量,这要是让别人知道了,那就糟糕了。
  没办法,赵汉青最后只好把这一重任交给了身在英国的约瑟夫,代替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这份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科技是国家第一生产力,科研人才更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方式。
  这时候赵汉青很清楚的这样一个奖项对于华夏科研学子的鼓舞作用,华夏早就需要一个像诺贝尔奖有影响力的科学奖项,为此赵汉青早就在两年前就在西北各大学设立科学研究奖,但现在看来力度还不够。
  但是此时的赵汉青实在是拿不出太多的资金成立这样类似诺贝尔奖这样的奖项,赵汉青将所有的资金都用到了西北的工业发展上去了。
  他暂时只好将这样一个构想记录在他的笔记本中,等到以后条件允许后,赵汉青也会成立华夏版的诺贝尔奖,用来鼓励华夏万千学子献身科研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