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清风门
作者:
血徒 更新:2022-04-29 22:41 字数:2153
“开阳县县东一百九十里处。”
田东升看着眼前哭成泪人儿的土地宁婉夕,脸色颇为无奈。
本来众人走的好好的,不知道宁婉夕脑子抽了哪根筋,非要回去找秦轩,众人便因此耽搁了下来。
“罢了,李玄机,赵大龙,你们持我令牌,速速带着宁婉夕回山门求救兵,老夫我回头去寻秦师弟!”
田东升顿足长叹,下了命令。
女大不中留,自己徒儿的心思自己又岂能不知,只是秦轩已经有了妾,这在天云宗压根不是秘密,反而早已人尽皆知,自己的徒弟要是干巴巴的扑上去要求做妾,只怕整个天云宗都会蒙羞。
师叔和女师侄成了亲,这叫什么话!
所以田东升绝对不可能让宁婉夕回头,只是却也不能抛下宁婉夕,只能是自己去回头寻秦师弟了。
但愿他还活着……
宁婉夕泪眼朦胧的抬起头,看向师傅,面露愧色。:“师傅,徒儿对不起您的教导,还是让徒儿自己去吧……”
“你去,你去除了送死,就是当累赘,为师和秦师弟联手,说不定还能抛出来,你去了,我们两个人都走不掉!”
田东升恨恨的说道。
虽说口中训斥着宁婉夕,田东升自己也是心痛不已。
自己这个徒弟,平日里哪里舍得过一句狠话?虽说名义是师徒,但田东升却是一直把宁万一当自己的亲生女儿来看待得。
如今因为秦轩的缘故,哭成个泪人儿,田东升心底里却是连秦轩也埋怨上了。
看着宁婉夕仍是哭泣个不停,田东升不在犹豫,将腰间的令牌解下,扔给李玄机,然后将宁婉夕打晕,指了指赵大龙。
“还不背着她走!”
赵大龙和李玄机连忙点头应下,背起昏迷的宁婉夕便走。
两人心底里也是暗自抹了把汗。
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大长老,也有这般暴力果决的时候……
田东升回头了远远离去的三人一眼,叹了口气,扭头朝刚才和秦轩分别的方向走去。
“秦师弟,但愿你还活着!”
田东升心情沉重,刚才他还能感觉得到滔天的鬼气,如今却是一点气息也没有了,田东升甚至怀疑,秦轩是不是已经死了。
将手里的长剑握紧,田东升下定决心。
要是秦轩死了,算算时间,差不多三头獠牙鬼尊也快要追上几人了,自己只有拼死一战,才能为宁婉夕三人拖延出足够的时间!
“那就战吧!”
田东升坚定决心,大踏步的向前走去。
两个时辰后,开阳县城东一百四十里处。
秦轩扛着昏迷的清风门掌门刘清风,和抱定必死决心,一脸坚定的田东升静静的对视。
两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气氛有些尴尬。
“田师兄?”
秦轩看着发楞的田东升有些无奈,率先开口道。
“秦……秦师弟,你没死?”
田东升不敢置信的开口道。
在三头獠牙鬼尊的追杀下活了下来,看样子似乎还俘虏了对方一个人,这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田东升好奇的打量着秦轩肩上的那个人,眉头微微皱起。
清风门是五品宗门,什么样的级别穿什么样的衣袍都是有定制的,刘清风身上穿戴的衣袍最少要长老一级别才能配的上。
“难道还俘虏了对方一个长老?”
田东升暗自猜测着。
“田师兄,你怎么回来了?”
秦轩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他压根儿没想到田东升竟然杀了个回马枪。正打算找个安静的地方仔细搜搜刘清风身上还有没有什么宝贝,结果这下算是泡汤了。
“我,有些担心你自己抵挡不住,回来看看能不能多拖延些时间,让李玄机他们走的远些。”
田东升解释道。
秦轩却是叹了口气。
田东升把宁婉夕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看待,这事情在天云宗也不是什么秘密,田东升说是为了让李玄机他们走的远些,实际上还是为了宁婉夕。
“对了,秦师弟,你是怎么活下来的,三头獠牙鬼尊呢?”
田东升好奇的问道。
刚才还感到滔天的鬼道气息,他还在担心秦轩能不能活下来,没想到如今秦轩完好无缺的站在自己面前。
此刻田东升脑海中的疑问,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要多。
“这就说来话长了。”
秦轩将肩上的刘清风扔在地上,打了个哈哈。
田东升随意的瞥了一眼刘清风,随即目露惊骇之色。
“师弟,这人,这人,是清风门的掌门刘清风?”
田东升仓皇着开口问道。
刚才刘清风在秦轩肩上扛着,田东升看的不大清楚,所以才没有发问。
但是如今看到刘清风的面孔,田东升却是着实给吓了一大跳!
五品宗门的掌门,和自家太上长老柳渊一个层次的强者,如今竟然成了自己师弟的阶下囚?
田东升突然有一种想说句“这个世界肿么了”的冲动!
秦轩苦笑着挠了挠头,心底到没有多少紧张。
既然决定要留下,秦轩早就想好了逃生之策,还有逃生之后的说辞。
“我和鬼尊正在大战,突然遇到了个道士,修炼好像是太阳精气,这道士的法力十分之高,不仅杀了鬼尊,连带着急匆匆赶来为鬼尊报仇的刘清风都不是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刘清风便被那道士给制住了,不过那道士似乎不敢杀我们儒门的人,因此将刘清风留给了我,说是我们儒门的事情自己处理。”
田东升边听着秦轩解释便点点头,原本还有些不信,但是当秦轩说出那句“儒门的事情儒门自己处理”之后,田东升心里已经是信了七八成。
田东升入门时间比秦轩早得多,因此自认对道门隐秘的了解也比秦轩多出不少。
道家和儒家原本是并存的,但是后来道门的传统却断绝了,这其中儒家的推波助澜可是不少。起因便是道家讲究清静无为,和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有冲突。
道家在上古之时便一直以儒门当中陈规旧俗太多为由,试图插手儒门事物,虽是屡遭挫折,但也是屡教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