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郑家堡
作者:
鹰狐 更新:2022-05-19 02:17 字数:4270
听着周瑜那近乎质问的语气,孙策的脸色头一次,终于挂不住了。
因为,周瑜的话戳到了他的软处。
的确,孙策现在的势力明显不行了,特别是在孙家表现出亲近李易的态度之后,许多人觉得跟着孙策没奔头,甚至都出现了逃兵。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继续与李易硬碰硬的话,可以说,完全就是再拿那些依旧忠于他的人的性命去做无谓的牺牲。
虽然这是乱世,人命轻贱,孙策寻常也不会去考虑那些下面人的感受,可是,在周瑜将这个问题放到明面上的时候,这就让孙策很难堪了。
降是不可能降的,但继续打下去,就是对手下人的无情,周瑜一下子便将孙策摆在了一个非常为难的位置上。
也就是孙策面前的是周瑜,换个人这时候肯定就要倒霉了。
不过,孙策历史上能打下江东,可见他并不是个简单的人,尽管周瑜这撕脸皮的话让他难堪,但孙策很快就想通了,周瑜不是真的损他,而是激将法,想逼着他碍于面子向李易低头。
深吸口气,孙策问道:“公瑾上次书信告知,说是公奕意图反我,投靠李易,公瑾可知,此事最后是如何了结的?”
周瑜摇摇头,对于上次的事情他已经明白,那就是李易的计策,蒋钦现在也是好好的在孙策手下,但是,这件事当时究竟是如何解决的,他就是真的不知道了。
只见孙策轻笑一声,说道:“当时我也不知此事真假,但我将书信内容告知公奕,并赠以金银钱财,全做他投奔李易的路上盘缠,然,公奕却大骂李易小人行径,行反间之计,誓死不愿离去。”
周瑜微微睁大眼睛,这个过程让他有些意外,以为这经过太简单了一些,但同时也觉得理所当然,而且,这也的确是孙策的作风。
孙策又问道:“你可知道,自吴郡的消息的传来之后,我麾下走了多少人么?”
周瑜摇头道:“不知。”
孙策伸出四根手指,道:“仅是吴郡青壮,便离开了将近四百人,这四百皆是我故乡之人,虽是临阵而退,我孙策却无一为难,反而与其路费钱财,以美酒送行,呵呵,方才公奕之事,你可能觉得我是故作姿态,其实不然,我知道前路渺茫,所以,当真想要离去的,我却是一个都不曾阻拦,也不曾责怪他们分毫。”
孙策所言确实是有些出乎周瑜预料,他自问若是在孙策的位置上,如果不投降李易,那么肯定会尽可能的聚拢兵力,固守抵抗,就算是死,也要从李易的身上咬下一口肉来,而不是如孙策这般的放任自流。
看这周瑜的表情变化,孙策哈哈一笑,大声道:“世人都道李易能识认,会收买人心,可在我看来,李易所作所为,皆是小人算计,哄骗旁人为他卖命罢了。”
“我孙策没他那般多的心思,也不耻小人行径,我待人以诚,的确,若是当着与李易决战,我左右之人难有好结果,但我孙策会与他们同生共死,而非是像李易那般,假借大义之名,让他人冲锋陷阵,自己却是畏缩不前!”
“公瑾,你所言有理,但我孙策,对将士们问心无愧!”
说罢,孙策拿起酒壶,一扬脖子,将剩下的酒水一饮而尽,见状,周瑜苦笑连连,落寞道:“伯符,难道就真的没有半点回转余地了么?”
孙策笑道:“你也看到了,我与李易此撩天生八字不合,就算没有那许多矛盾,终究也是走不到一起去的,公瑾不用为此费心了!”
周瑜面露哀伤之色,片刻后,又有些感激的看了孙策一眼,因为他明白了孙策话语中的另外一层意思,或者说苦心。
如今周瑜已经决定在李易账下效力,这点周瑜并未隐瞒孙策,但是,两人即为好友,孙策若是死在李易的手上,对周瑜来说终究是一件很难过的事情,甚至会直接影响他的心态,让周瑜未来的路走的非常不顺。
于是,孙策便点明自己和李易冲突并非是某些事情上的矛盾,更有着理念上的不可调和,这样一来,纵然最终的结果不会出现变化,但就心里上,却能给周瑜减去许多的负担。
想到今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与这位只是好友可能阴阳两隔,周瑜终于忍不住潸然泪下,失声痛哭起来,孙策见状,默默的又打开一坛酒,给自己与周瑜满上。
此时此景,也唯有一醉可解千愁。
……
“什么,周瑜被孙策给囚禁了?”
合肥城东北方向,靠近巢湖的一处土堡,这里正是郑宝的老宅所在,李易到达后当即大军列阵,然后就要准备动武,不料却是忽然收到了皖县传来的消息。
周瑜劝阻孙策不成,竟然给孙策给打入了牢房。
这消息有些出乎意料,李易之所以敢放周瑜去见孙策,是因为他知道这对好朋友激情四射,就算谈不拢,但孙策肯定不会害周瑜性命,小霸王不是那么小家子气的人。
结果,现在却突然告诉李易,孙策把周瑜给扣了,这就游戏奇怪了。
见李易沉思,一旁鲁肃笑道:“主公之前说孙策与周瑜乃是至交好友,果然不差。”
李易好奇道:“子敬话中当有深意?”
鲁肃答道:“周瑜出使孙策归来,就道理而言,即便主公不问,但周瑜当禀明皖县虚实,只是周瑜与孙策情谊深厚,必然不会如此,届时就算主公大度不做计较,主公麾下之人却难免对周瑜生出芥蒂,所以,孙策此举虽是囚禁周瑜,却也是保了他一程,而且他也知道,此事主公必然看破,但以主公心胸也不会为难周瑜。”
李易恍然,随后意味复杂的笑了笑,虽然得到了周瑜让他很高兴,但在李易心中,周瑜的最佳搭档是孙策才对,可惜,这一对被他给拆了。
不过很快,李易就将这没多少意义的情绪抛到了脑后,特别他还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鲁肃,这位也算是周瑜的好搭档呢。
两人正说话见,魏延快步过来,对着李易抱拳道:“主公,大军已经按吩咐安排妥当,只等主公下令!”
“好!”
李易点点头,连胜也恢复了严肃的神色,然后在魏延的带领下,来到了阵前。
在李易大军前面的,是一个土堡,其实就是用土墙围起来的村子,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的居民,还有一些是郑宝招揽的青壮,其中最为兴盛的时候,甚至有五六千人居住其中。
至于这座土堡的名字没有个准确说法,反正当地人都管这里叫做郑家堡,因为里面住的多是姓郑之人,而郑宝这一支,正是其中主事。
魏延为李易指着前面说到:“主公,根据末将观察,前方土墙上虽然人数稀少,只有了了三四百,且多有惊慌之色,似乎不堪一击,但根据前两日斥候所报的炊烟来看,其中可战之人应该有两千余。
李易看着前面的土墙,笑道:“怎么,文长觉得这土城拿不下来?”
魏延赶忙摇头道:“那倒不是,属下觉得那郑宝倒也知道兵马,示敌以弱,然后想要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可是,这里终究只是一个小小土城,任凭他再如何谋划,大军一动,一切只能土崩瓦解,若是强攻,属下敢保证,一个时辰之内,必然拿下这座土城。”
放下豪言,魏延又嘿嘿笑了笑,道:“不过这都是属下的粗笨法子,既然主公今日决定要亲自出手,肯定半个时辰都用不了。”
李易哈哈一笑,随后道:“好,若是超出半个时辰,多一刻钟扣你一年俸禄,如何?”
魏延顿时不说话了,这小土城虽然小,但半个时辰完全拿下,也实在是仓促了一些。
见魏延吃瘪,周围众人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李易也是微笑,他固然是故意打趣魏延,但更重要的还是,这一战,他真的是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片刻后,众人又说了一些细节,确认无误之后,李易对典韦示意了一点,典韦当即拍马上前,冲到土堡门外大声喝道:“郑宝何在,襄侯天兵已至,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话音落下,城头立刻就是一阵骚动,显然,不管郑宝是何等心态,但其中的普通青壮都是极为畏惧李易名号的。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从土墙上探出身来,沙哑着嗓子对着典韦拱手问道:“老朽姓郑,不知这是哪位将军?”
魏延斜了一眼那老头,不屑道:“你可有官职,可有爵位,还是说受过朝廷褒奖,若没有,你有何资格问我名号?”
那老头当即就是呆,他活了一大把年纪,从未遇到如此无礼之人,伸手指着典韦一时竟然无言以为。
典韦冷哼一声,继续道:“今日襄侯大军到来,必然诛杀郑宝,尔等即刻投降还有活路,若是顽抗,破城之后,休怪我主屠刀无情!”
那老头虽然恼怒典韦无礼,可他也知道,形势比人强,只能压下火气,和声和气的说道:“好让将军知晓,老夫正是那逆子的父亲,那逆子做下罪孽之事,自知难逃襄侯惩戒,便在数日前逃了出去,如今土堡之中自有良善百姓,还请将军禀明襄侯,不要误伤了百姓啊。”
典韦眯了眯眼睛,他不知道这老头说的话是真是假,不过,类似情况之前李易就有交代过,当即说道:“既然郑宝不再,那你便打开大门,让我带兵进去搜查,若是确认郑宝以及其他凶徒确实不再其中,我主自然不会伤及无辜。”
“这……”
老头迟疑了一下,道:“并且凶险,土堡街道狭小,怕是容不得大军,而且乡野小民也没什么见识,遇到襄侯怕是难免要失礼,所以,还请将军见谅。”
典韦哈哈大笑,拉缰绳,后撤几步,对着城头喊道:“我主仁慈,机会已经给尔等,尔等却不知好歹,自己求死,怪不得他人!”
典韦说罢,便打马跑回李易身边,土墙上的青壮你看我,我看你,一个个紧张无比,那老头更是满脸苦涩,可他也没办法啊,谁让他生了个不安生的儿子呢?
典韦退回军阵之后,李易便骑马施施然的走了出来,不过他没有着急上前,而是回头对着军阵中的将士笑道:“那位将军愿做先登,为我打破城门?”
“末将愿往!”
“末将请战!”
“请主公下令!”
……
随着李易话音落下,当即便有不少将校请战,毕竟今天明显是欺负软柿子,捡功劳,必须积极才行。
李易满意的点点头,道:“很好,很好,尔等都是精锐之士,破城不在话下,不过,寿春恶战刚刚过去不久,将士们也都疲惫了,所以,今日这仗虽然还要打,不过城门就不用大家动手了。”
众将士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李易这话是什么意思,既叫他们攻城,还不让他们打城门,这仗应该怎么打?
看到众将士迷茫,李易哈哈一笑,喝道:“尔等做好准备,看我亲自破城!”
说罢,李易以招手,当即便有三百弓箭手出列,簇拥在李易左右,同时还有六个赤着上身的精壮汉子,合力抬着一个长约丈许,碗口粗细,模样类似捣药杵的玩意站在了李易的身后。
“前进!”
轻喝一声,李易催动战马,带着这些人马缓缓想着土堡靠近,城头上的老头见状敬意不定,他猜到来人当是李易,心中也是几位紧张的,可李易带的基本都是弓箭手,步卒不过十来人,这根本不是攻城的阵势,一时间,他不知道是应该继续观望,还是直接下令放箭。
就在老头犹豫的功夫,李易已经来到了城下,随着典韦一声口令,三百弓箭手齐齐开弓,对准了城头的青壮,但引而不发城头上自然也有弓箭手,但数目却要少上许多,见状他们也只是张弓扣弦,但在李易这边没有先动手的情况下,他们却是不敢率先出手。
李易不管双方对峙,自顾自的翻身下马,然后将手探入“捣药杵”的一个凹槽中,微一用力,原本要六人合力才能抬着走的举行兵刃,就这样被李易单手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