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七零养崽日常 第132节
作者:
青析 更新:2024-01-14 17:01 字数:4362
这可是登报纸的大喜事,这么多年可是头一遭!作为和苏瑜同一个大院的人,三奶奶也觉得脸上有光。
寇静眨了眨眼,疑心自己听错了:“等会儿,你说谁谁上报纸了?”
三奶奶没有卖关子,喜滋滋的说:
“苏瑜,你女儿苏瑜!妹子,还是你会养会教,我跟你说,这么一个女儿,顶别人五六个儿子呢!”
寇静觉得脑子嗡嗡的,好像什么都听不见了,只记得三奶奶说她女儿上了报纸。
苏瑜上报纸了?!
第107章 群众日报
寇静抱着孩子往三奶奶家走的时候, 脚下都打着飘。不怪她表现的这么激动,实在是上报纸这事吧,她周围就没有人做到过。
她在反复确认过好几遍, 确定苏瑜真的上了报纸之后,立马笑的见牙不见眼,对三奶奶别提多和气了。
“溪溪,走, 跟姥姥去看看,妈妈上报纸啦!我倒要看看是什么报纸。老嫂子啊,到底是什么报纸呀?版面大不大?”
虽然知道等会儿就能看见了, 寇静嘴里还是问个不停,喜滋滋的眼睛弯成一条缝, 笑容再大一点,可连眼睛都看不见了。
“妹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识字呀!小瑜上报纸的事情, 我还是听我儿媳妇告诉我的。这不,听见消息就赶忙过来找你了吗?”
别看三奶奶平时和寇静有点不对付,但那些都是小事, 苏瑜上报纸, 可是整个大院都光荣的大喜事。
就算苏瑜和她不太沾边, 但三奶奶跟别人提起来也觉得面上有光。
寇静欢喜的已经不知道说啥了,走起路来好像跳舞。溪溪在她怀里被颠得一上一下 小家伙可开心了,笑声就没停过。
“溪溪, 你是不是也为你妈妈感到高兴呀?等会我们见到了报纸,可要好好夸一夸妈妈!”寇静说着扭头喊苏瑜:“你倒是快点呀, 你可是咱们大院唯一一个上报纸的人,怎么走路还是不麻溜。”
寇静的嗓门非常大, 其实根本不是在喊苏瑜,而是故意吼一嗓子,想让大家伙都来听一听,她家苏瑜可是上报纸了,一般人能做到吗?
大院里闲着没事干的人,就爱多管闲事。东家长西家短整日说个不停。
有那不知道什么情况的,特地凑过来问:“咋回事呀?到底。我好像听说谁上报纸了!”
寇静牛气轰轰的抬起下巴,“是我家苏瑜上报纸了!听说版面还不小呢,报纸就在三奶奶家,要不要跟着一块去看看!”
苏瑜就晚出来一步,正好听见这么一句。眼见跟着他们一块去看报纸的队伍越来越大,默默捂住脸。
报纸还没见到呢,就说占的版面很大,回头要是只有指甲盖那么一丁点,岂不是丢人丢到家了?
可是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你一嘴我一言恭喜个不停,苏瑜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
只能巴望着,等会儿报纸上的版面稍微大一点点了。
苏瑜前脚刚进屋,看报纸的人全都停下了动作,齐刷刷的抬头看着她,唬了她一大跳,得亏她平时持得住,要不然这会儿就该惊叫出声了。
“苏瑜!”
“小瑜来了!”
“小瑜来了!”
甭管认不认识的,瞧见她都可热情了。就连以前对着苏瑜横眉冷对的人,这会儿也笑眯眯的,仿佛从前的摩擦从来不存在一样。
人们自发自觉的让开一条道,好让苏瑜通过。
路的尽头,寇静冲着她直招手:“小瑜,快来我就说版面不小吧,快给我们读一读,上面都写了什么!”
“是啊是啊,小瑜读读看!”
苏瑜哪好意思,她凑过去瞧了一眼,版面确实挺大,一整张报纸竟然占了1/3的地方,关键的是这报纸还是很有基础的群众日报。
苏瑜以前只知道群众日报会点评一下时事,说一下国内外的政策。没想到她的这点小事也会被群众日报留意到,就连她之前写了那篇文章,也摘录了一小部分进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最底下一段话是专门夸奖他的,并且代表政府给她颁发了优秀个人奖。
苏瑜没有念,已经有识字的好邻居帮着念了一遍,大家伙儿听到先进个人,个个都仿佛自己得了奖似的,激动得脸蛋通红。
“我就说小苏同志是个好同志,看看当初这话没错吧?!”
“岂止是好同志?先进个人这样的荣誉,压根不是普通人能拿得到的。我老家开了一个国营大厂,先进个人只有最优秀的员工才能拿到。全厂2000多个人,才能有那么一两个。小瑜这个更了不得,她不是跟一个厂子的人比,是跟全国人民比!”
“是不是说,苏同志以后就是国家认定的先进个人啦?!”
“肯定啊,你没见上面写着奖状和证书稍后会寄到,还有奖金和奖品哩!”
“乖乖,赵团娶的这个媳妇儿可真了不得!”
“谁说不是呢?又是当大厨又是当经理,现在连先进个人都拿到了,他们老赵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夸完了苏瑜,这些人转过头来又夸起了寇静:“老嫂子,你可真会养孩子,快来教教我们到底是怎么把苏同志教育的这么优秀的!”
苏瑜趁着他们围着寇静大夸特夸之际,抱着溪溪,和寇静打了一声招呼,就悄悄溜了出去。
他们实在太热情了,热情到让人有些招架不住。苏瑜在外头吹了好一会儿风,脸上的热度才退下去。
一进门发现赵时年竟然回来了,他还不是光人回来,拎了不少东西呢,就放在进门那张小桌上。
他瞧见苏瑜回来,冷了一天的脸,这才缓和下来。
溪溪已经开始认人了,她知道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瞧见赵时年嘴巴啊啊个不停,好像在跟他爸说打码什么悄悄话,苏瑜索性把女儿递到他怀里去。
赵时年抱孩子还是挺利索的,一手揽着女儿的小肩膀,一手托着他的屁股,抱的稳稳当当。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其实赵时年调职之后回来的一直挺早的,出任务的时候也少了,虽然他还在稳步上升着,但是上升的步子比上辈子小了许多。
苏瑜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看赵时年自己还挺乐在其中的。
“我为什么回来你不知道吗?看!”赵时年从怀里掏出一张叠的方方正正的纸,苏瑜打开一看,这不就是刚才在三奶奶家看的报纸吗?用得着这么郑重其事吗?
“当然用得着,我还准备裱起来呢!战友们都很羡慕我,说我媳妇儿厉害!今天我早早下班,就是特地去供销社买菜的,得亏去的早,要不然这大肘子都被人抢光了!”
赵时年是真高兴,媳妇儿好,他也好。他恨不得对着苏瑜将战友们说的那些话,都翻来覆去给他说一遍。
苏瑜闹了个大红脸:“我本来是想提醒大家注意这个情况的,没想到倒是推了我自己一把!”
“可惜你已经是经理了,要不然经理该组织开一次表彰大会的。我猜你肯定不好意思,要不咱们加开一个表彰大会吧,这样的大喜事没必要藏着掖着。”
赵时年眉眼弯弯,目光穿过来直直的看着苏瑜。
苏瑜已经脸红的快滴血了。
哪敢开什么表彰大会,孩子们在一起哄,最近几天都别想安生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说定了,开!”
寇静美滋滋的进门,对女婿的话表示大力赞成。现在这么看,女婿好像也没那么讨人厌,看着看着又有一点顺眼了。
苏瑜抱着孩子潜逃回屋了。
得,他们俩自己玩儿吧!
……
还以为群众的热情只是一时的,过一阵子就会消失呢。哪知道都过去十来天了,大家伙提起这事,还有一些津津乐道。
苏瑜的个人先进奖章奖品到的时候更是掀起了一个小高.潮,每天都有不少人到她家来,就为了瞧一瞧奖状。
赵时年果然跟他之前说的,给苏瑜专门准备了一个相框,把奖状表在相框里,挂在堂屋前,让每一个进门的人,一眼就能瞧见。
苏瑜每天回来家里热闹的仿佛一个集市,跟她打招呼的人非常多,有的老人还特地把家里的孙子孙女叫过来,叫他们跟苏瑜打招呼,沾一沾苏羽身上的福气。谁家要是寄了特产过来,也都乐意往苏瑜家送一碗。
苏瑜顿时很是受宠若惊,光是回礼就弄了好多,自己家做的菜碗子,你一碗他一碗,反正就是不能占别人家的便宜,送出去的东西只多不少。
寇静整天忙忙叨叨的,但她点儿也不觉得累,空下来连着打了好几通电话去京市,就为了在各种亲戚朋友跟前,狠狠夸一夸女儿。
就在苏瑜觉得不堪其扰的时候,终于发生了另外一件大事,吸引去了大家的注意力。群众日报称今年冬天会恢复高考,不止应届生可以参加,之前上山下乡的知青们,也都可以。
包含的年龄层次非常大,哪怕已婚已育的也在招考范围内。
这个消息一出,大家都开始讨论起了高考,苏瑜获得先进个人的事终于能翻篇了。
裴霜收到消息是最高兴的,她第一反应就是冲到苏瑜家,拉着苏瑜的手说:“我们一起去参加高考吧!只要能考得上,就是真正能步入知识的殿堂了。”
“啊?”
就在不久之前,苏瑜也在半导体里听到这则消息了,她对此过耳不过心,上辈子她就没参加过高考,这辈子参不参加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啊什么啊?我说我们一起去参加高考吧?!”裴霜激动的使劲儿推了推眼镜,恨不得立刻现在拉着苏瑜赶往考场!
她在教育这一行坚持了太久太久。
不管是公婆或是其他人,提起她的时候都用一种遗憾的口吻。
是校长又怎么样?工农大学毕业的又如何?学历再高不能当饭吃,不如踏踏实实回家生个孩子,别以后一把年纪连个孩子都没有。
就连孙志高离开的时候也起过念头,要带着她一起走,代价就是叫裴霜放弃现在的工作和孩子们。
对于裴霜来说视为生命真挚爱之的工作,在别人看来是随随便便能放弃的东西。
裴霜也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窝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当校长,常年和丈夫分隔两地,没想到竟然开放高考了!
只要考上了大学,她也不是没有机会更进一步,去市里、去省城、去京市!
以前她觉得自己缺的是一个机会,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了她眼前,如果没有把握住,她会抱憾终生的。
苏瑜和她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她不想要过太累的人生,这一辈子有一份合适的工作,不是太累、工作强度也不是很大,能自己养活自己,闲着的时候就四处去转一转看一看,这就够了。
她想不到必须要参加高考的理由。
诚然,考上了绝对会是另一番天地,但是这么拼命的往前冲,意义在什么地方呢?
裴霜激情澎湃的脑子突然回归平静,她静静的看着苏瑜问:“现在别人称呼你是不是叫你‘赵团的爱人’?”
苏瑜点点头。
附近这一片熟悉一点的叫她嫂子,不怎么熟悉的就会称呼“赵团的爱人”。
其实嫂子也有一点跟从赵时年称呼的意思,毕竟先有哥才有嫂子。
裴霜笑容很淡,轻轻道:“等你考上大学之后,人们称呼赵时年会称呼他为‘苏瑜的丈夫’,或是‘就是那个大学生苏瑜的爱人’。我这样说你是不是能感受到其中不一样的地方了?”
苏瑜:“……”太能感受到了!
裴霜:“现在你要和我一起,参加高考了吗?”
苏瑜冷静了一会儿,还是坚定的摇头:“可是我基础很差的,我不像你一直活跃在讲台上,我可是高中毕业之后,就再没碰过书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