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失楼台/雾色纠缠 第100节
作者:
白鸟一双 更新:2024-05-23 14:43 字数:3685
一日行程匆匆结束。
温舒白近期只待在办公室里,不太活动,之前说要跟着商叙一起晨跑,最终也是断断续续。
于是一天下来,温舒白人已经走不动了,晚上睡得很早,只等着养足精神,第二天与同事们会合。
商叙亲自安排下去的团建,设计院众人极其重视,上午十点统一在辽宁美术馆门口会合。
而刘嘉源细化的计划则是,先员工个人自由参观,然后十二点全员在门口集合合影。
负责陪同商叙参观“栋梁”展的人,自然是温舒白。
为了不被人打扰,商叙特意拉着温舒白走在最前面。
在观展时,温舒白尤其注意去看梁林夫妇留下的图纸与测绘手稿。
她惊叹于这些手绘图纸的精细程度,更为他们对建筑学的执着与热爱而感动,深受激励。
梁林与这片土地有缘,他们考察之路的第一站就是东北大学旧址。
温舒白不由想起“栋梁”展的策展人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展览一定要回到旧地,才是对历史呼唤的最好回应。
站在那一张张田野考察照片前,温舒白看了很久。她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
“商叙,再没有比他们更艰难的时候了。”温舒白道,“也多亏了有他们在,中国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
“我总觉得中国的古建筑和文物,在能够得到妥善保护的前提下,只有在故土上被呈现出来,才是它们最美的时候。”温舒白看向商叙,多了感慨,“但我也听说,无论是文物,还是古建筑,都有因为种种历史原因,漂泊到了国外的情况。”
商叙点点头,对她的话语深以为然。
这份情怀,大概每个中国人都有。
温舒白是建筑师,因为职业的缘故,情怀也就更深一些。
而至于商叙本人,则是更加确信了他所做的一件事的正确。
在看完那些图纸之后,温舒白悄悄把目光落在了林徽因的生活那一面。
她看到了林徽因1926年为宾大美术学院设计的圣诞卡,还拉着商叙一起细瞧。
林徽因设计的圣诞卡,距今已经快97年了,可那特别的设计,似乎放在今天都不会显得过时。以点成图,构图简单,在当时获得了宾大美术学院圣诞卡设计比赛第一名。
随后温舒白又看向林徽因在考察期间给女儿写的信。
母女之间如此温馨,林徽因称女儿为“宝宝”。
信里有一句,温舒白看了又看,透过林徽因的字迹,看到了林徽因的坚毅。
“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
温舒白默默把这句拍了下来,作为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整场展览看下去,大约花了快两个小时。
集合的时间是十二点,温舒白与商叙提前十分钟就往外走,然后在美术馆门口看到了刘嘉源等人。
刘嘉源招呼着大家一排排站定,一位摄影师也在协调站位。
温舒白原本是想往后面走,却被商叙拉住了,执着地要她和他站在一起。
他的挽留,终于还是奏了效。
温舒白跟他肩并肩站在第一排的正中央。
怕她又反悔往后躲,在合影时,商叙强势地牵住了她的手。
在相机快门声响起时,大家喊着并不整齐的口号,而温舒白悄悄回握住了商叙。
或许一切都是这么顺其自然,顺理成章。终于敢于在拍照时,握住对方的手,毫不遮掩他们的亲近。
沈阳之行,他们整日一起游玩,夜里也紧紧相拥。
周天上午,他们坐飞机双双回了南城。
在飞机上,温舒白一张张翻看着这次旅行的照片。
除去各种景点的照片外,他们的合影一下子也多了不少。
温舒白很喜欢在沈阳故宫时的那张。
还有周六时,他们真的第二次去了育才巷那所学校,在红木门和银杏树前合了影。
而回到南城之后,温舒白的整颗心就开始打鼓。
她记得很清楚,商叙要在回来之后,带她去一个地方。
于是她从重新踏上南城的土地开始,就在猜想着商叙什么时候开口。
偏偏商叙不急不躁,等到了家,吃完午饭,他都没有提起这件事。
这让温舒白着急起来,忍不住暗示他:“商叙,我们要不要出去走走?”
她其实已经累了,当然不是要出去散心,而是想早点看到商叙口中的惊喜。
商叙读懂了她的意思,终于没再卖关子,将衣帽架上的外衣拿了下来,给温舒白披上。
“天冷了,过会儿我们要在室外待一会儿。”商叙道。
温舒白一边应声,一边跟着他往外走。上了车后,就只有他们两个。
不久后,她终于知道商叙为什么不着急了,因为商叙要带她去的地方,就在商叙家附近。
他家原本就大,温舒白先前还注意到,他家附近再没有其他人家居住,算是清静至极。
而在他家后面,五分钟车程的距离,原先是有一大片未开发的地区。
据说那也是商叙买下的地皮,寸土寸金,却不知道是要做什么。
五分钟后,汽车缓缓停下,商叙下车之后,习惯性地绕到温舒白那侧,然后伸出了手臂。
温舒白是挽着他的手臂下车的。
“是什么工程吗?”温舒白边走边问。
“工程是后面的事。”商叙握着她的手,引她沿小路往里走,“今天要看的,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几分钟后,温舒白终于看到了商叙所说的礼物。
而礼物的体型之大,让一向见多识广的温舒白愣在原地。
或许所有人都想不到,商叙会把一座古建筑作为礼物,送给温舒白。
温舒白凭借专业知识,认出了这是一座徽派建筑,大概是建于清朝。
这座古建筑落地于此,不知多久,而她浑然不觉,自家后面藏着这样一份郑重的礼物。
温舒白一时说不出话来,好半天后,才道:“你和邹阳的话,签了合同的……”
“就是它。”商叙平静地望着面前的古宅。
时至今日,温舒白终于能够从商叙口中,得知他最近所做的一切。
“几十年前,这建筑原本是在徽州,后来被国外的一位收藏家买了去,从此流落他乡。”
“但或许也是一种宿命,这位收藏家后来因为财务原因,就将这座建筑转手他人。”
“几个月前,有人帮忙牵线,也因为合作关系,古宅的前任主人急用钱,同意将这座建筑卖给我,我还预支了一部分钱给他。”
“后来这建筑漂洋过海回来了,前任主人却开始反悔,迟迟没有签合同。”
“不过现在,一切都解决了。”商叙牵着温舒白的手,走到古宅门口,看着“沐泽堂”三个字,将钥匙放进她的手里,缓缓道,“舒白,它的现任主人,从今天开始,就是你了。”
在此之前,在这个圈子里,温舒白见多了有钱人追人的花样。
有直接撒钱示爱的,也有送车送豪宅的。
而商叙所送的,却是那些豪宅都比不上的。
不用多问,温舒白目测了下,也知道这古宅占地面积已超过三百平,价值自然一个亿都打不住。
可真正的价值,又不全然体现在金钱上。温舒白望着那有两百年历史的黑瓦白墙,不敢抬手碰一下,只觉得它透着历史的底蕴,无比珍贵。
沐泽,蒙受恩泽,大概是盖起这座老宅的人,对他子孙的期冀。
“是全都拆掉,然后再运来的吗?”
温舒白握紧了钥匙,无比好奇起老宅是如何漂洋过海。
她看着这些构件,就觉得复杂,跨国运输,恐怕也是极其费事繁琐,但商叙还是做到了,把整座建筑带到了她的面前。
“是。”商叙回道,“那些木构件、砖瓦、石片,都要拆下来。石路板还有各种家具,也都拆解了。”
商叙说时,是轻描淡写,但当时光是拆解,就花了两个月时间。怕无法复原原貌,这些构件,大到房梁屋柱,小到一砖一瓦,拆除时都会认真编号。
这对工艺的要求极高,商叙所请的专业人士还用摄像机全程记录了拆解过程。
运输也颇费财力,商叙为此耗资巨大,动用了近三十个国际标准货柜。
“不过重装复原也很难。”商叙继续道。
这份困难,是温舒白所熟知的。徽派建筑结构严谨,那些构件精密程度惊人,每一部分的功能与位置都很明确。
组装时不用任何钉子,而是按照建筑原本的构造,一点点组装复原。
她与商叙往里走着,看着建筑四周。目前这建筑只复原了整体房梁屋柱的轮廓,细节处还需要更长的岁月与细致的功夫去复原。
而温舒白难以想象,商叙前前后后花了多少时间和金钱,只单纯扑在这件事上。
“什么时候开始忙这件事的?”
温舒白走出古宅时,天色已有些暗了,她回望着那马头墙与雕镂木窗,心里既震撼,又感动。
“七月。”商叙答。
自从七月温舒白回国,他得知温舒白的身份之后,就在为温舒白备下这份大礼。
话说出口,他才察觉话里出了披漏,便补充道:“农历七月,七月初一。”
他当然还是要圆谎。公历七月,他与温舒白还没正式见面。
而农历七月初一,则是他与温舒白订婚的日子,合情合理。
但温舒白依然深望了他一眼,道:“哪有你这样的?只是因为订了婚,就要对联姻对象这么好……”
“不对你好,让我对谁好?”商叙上前握住她的手,言语的毫不犹豫,几乎如同条件反射,“觉得你应该会喜欢,也是真的想为你做点什么。就像你在看展时说的,古建筑回到故土,才更加有意义。”
温舒白早感觉出了,他习惯对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