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16
作者:青铜人头      更新:2024-08-22 17:34      字数:2083
  龚古尔文学奖每年一届,本是法国二十世纪初中短篇小说作家龚古尔兄弟所设立。用于奖励当年法语文学中短篇中最优秀的作品。
  和诺贝尔文学奖出手就是二十多万美金的奖金不同,龚古尔文学奖的奖金只有象征性的一法郎。而且,龚古尔文学奖在中国也不是十分出名,如果不是文学圈中的人还真没听说过。不过,就法语文学圈中来说,这一奖项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诺贝尔文学奖。归根结底大概和法国人自大和盲目的骄傲有关系。
  一直以来,法国人就认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是全球最优秀的,法语也是最优美的语言。想想也是,孕育出雨果、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等一系列文学大师的国家,又怎么会不为自己的民族语言而骄傲呢。
  黄昏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在此之前,他只听说过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另外还有一个意大利的文学奖但丁国际文学奖这个奖是巴金老先生拿到的。
  至于其他文学奖他还真没听说过多少。
  好像美国还有一个国会图书奖金。
  至于大名鼎鼎的普利策奖,那是新闻奖。除了文字项,好像还有短片和摄影。隔行如隔山,黄昏也不是很清楚。
  所以,如果能够拿到龚古尔文学奖,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昏的大名在法语圈中也算是响亮了。欧洲本是一体,如果在法国叫响名头,英语圈、德语圈中的荣誉也会接踵而来。着是成为大师的必由之路拿一个严肃文学奖。
  不过。到目前为止,一切也不过是黄昏的一厢情愿而已。
  过不很长一段时间,让先生回国去了,打电话过来说小说已经润色完毕,交给了蓝登书屋出版。
  蓝登书屋可是出版过海明威、萨特、加缪、普鲁斯特等一系列大师作品的出版社。虽然在这个世界,这些大师们因为蝴蝶效应都没有出现,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顶级的出版公司。任何一个作家都绕不过去的坎。
  “很好,应该可以的。我也可以成为大师的。”黄昏自信满满。
  文学这种东西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来衡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书出来,你不能说他好。也不能说他不好。这不是一个高素质读者应有的态度。你只能说你喜欢,或者说不喜欢。如此而已。
  黄昏一直都有一个大师情节。对他来说,金钱、美女这些东西已经不是困扰他的问题了。地位,他一直认为,自己社会地位不低,如果算上红光电子公司的那些工人。他手底下有好好几万弟兄。
  “怎么说。本人也是一社会团体的扛把子啊。”
  现在该是为自己赚取荣誉的时候了。
  南京,1937是这样,情人也是这样口不为钱。
  只为得到主流社会的承认。
  好,继续干吧!
  南京,冬天。
  枪声突然响起来了。
  所有的难民都骚动起来,人群一刹那乱起来。
  “不许乱。不许乱!否则格杀勿论。”一个日本小军官大喝。
  刚才,一个难民因为动作太慢,被他一枪击毙在地。
  黑色的血黏稠浑浊的在地上流,然后很快就停止下来。很奇怪,他没有多少血。
  死亡实实在在。让黄昏感到震惊;“司令官阁下,这可是平民啊。”
  寺内寿一淡淡地回答:“黄先生,你不明白我们东方的战争方式。东方的战争是全民动员。没有职业军人。真正是所有阶层的事情,又有谁能分清呢!”
  骚动地人群安静下来,排成队列,在日军的命令下开始报数。然后用粉笔在他们衣服上写下数字。
  黄昏沉默,面色阴郁。
  783个,总共有783人。
  然后,报到单数的人站在左边,报到双数的人站在右边。
  那个小军官提声大叫:“单数的人可以走了。”
  又是一阵慌乱,难民都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呆呆的看着鬼子兵,不明白他们要做什么。
  小军官跑到司令官面前“司令官阁下,已经筛选出来了,请指示。”
  寺内寿一看了看黄昏;“黄先生,我会给你订单的。现在,这里已经变成战场,请您离开吧!”然后伸出食指举过头顶狠狠一划。
  小军官一个鞠躬:“哈依!”
  枪声响起。
  屠杀在光天化日下**裸地进行。
  “他们是平民啊!”黄昏震惊了。
  寺内寿一冷冷地看着黄昏:“我说了,东方人的战争中没有平民,所有的人都是战争单位。”
  “野田。”他叫了一声。
  那个小军官跑过来:“司令官阁下。”
  “混蛋,帝国还不富裕,不能在支那人身上浪费子弹。”
  “哈依。”野田转头命令:“所有人听着,用刺刀。”
  黄昏和司机蹲在地上,大声地呕吐。
  他知道那个小军官的名字了。
  野田毅。
  对所发生的一切,寺内寿一似乎什么也没看到,一驱车,离去。
  在一片黑白对比强烈的画面中,在一片哭喊、挣扎、呐喊、嘶叫、哀求、怒骂声中。一个穿着红色花袄的小女孩在尸体中茫然穿行,色彩鲜艳、摄人心魄。
  她既不哭也不喊,只在尸体中找着亲人地脸。
  背上,一个白色的粉笔数字,16。
  要顺。
  这一片断是贝聿铭的杰作。
  没有人能够想像,黑白胶片也能够使用得如此具有震撼力。
  没有人说话。
  悲伤和恐惧弥漫了整个放映室。
  黄昏感觉手指一疼,这才发觉,烟头已经燃到最末端。
  他打开等,看了看大家苍白的脸,说:“好了,这一场景就这样了。下一个场景我们换到水泥厂去。”
  水泥厂的高炉已经完全建设完毕。在这里将要拍摄剩余的场景。时间是两个月。
  看完片断,出门一看,没有太阳。吹过来的风有点凉,秋天已经很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