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作者:黄河口在逃刀鱼      更新:2024-10-07 17:23      字数:2074
  山猫没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道,“你觉得这电影怎么样?”
  “还可以吧,但是我没看懂。”
  “正常,”山猫笑了笑,说话的时候眼神落在梁季澄的胸口处,“还是小孩儿,再大点就能懂了。”
  梁季澄不喜欢别人说他是小孩儿,他无意中看到过一次山猫的身份证,也就比他大个四五岁,以山猫的文化水平,大概率认识的字还没他多;更让梁季澄抵触的是山猫今天的状态,眼里总是夹着一丝模棱两可的暧昧…梁季澄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很不舒服。
  “我走了。”他不愿在这多待下去,捡起书包,在一群混混的注目礼中出了门。
  梁季澄到家的时候,梁老太正坐在板凳上摘豆角,看见孙子进来立马阴阳怪气来了一句,“哟,大学生回来了!”
  这话放在别的家长嘴里是赞许和期盼,但梁老太说出来绝对有另外一层意思。
  梁季澄没理她,他奶奶一天下来总要发几次疯,不是对他发就是对着外人发,比较起来,他宁可梁老太在家里发疯,至少能少给他丢点人。
  梁季澄绕过她就要往自己屋里走,梁老太紧跟着站起来,以高八度的音量在他身后念叨,“我告诉你,你今天给我讲清楚你在搞么子,你们老师都把电话打家里来了,你不去学校上课去哪耍了?”
  “都放暑假了还上什么课,”梁季澄被她搅得心烦意乱,头发都要炸起来了,回头冲她喊了一句,“他给你打电话你挂掉不就好了,理他干嘛!”
  梁老太似乎被孙子吼的愣了一下,随后猛拍大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起来,“天爷呀,我的命苦哟,儿子年纪轻轻没了,就这么一个孙子还想要我的命,我造了什么孽哦…”
  又来了又来了,次次都是这一出,回回都是这么几句——一哭二闹,就差个上吊就齐活了。梁季澄恨不得自己现在五感尽失,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才好。
  可惜老天爷并没有听到他的祷告,他依然耳聪目明,所以哪怕在梁老太超高分贝的干扰下,他还是清楚听到了外面的敲门声。
  梁季澄瞥了坐在地上的梁老太一眼,他知道自家奶奶一旦嚎开了,就算国家主席来了也没用,怎么也得把这一场哭完再说,所以干脆忽略她去开门。
  于是江冉一进门见到的就是这么一副景象:梁老太坐在地上哭嚎,边哭还边往他这边瞟;梁季澄则面不改色站在门口,眉眼间透着些许生无可恋。
  他甚少经历这样混乱的场面,一时呆住了。
  “什么事?”梁季澄问。
  “啊?哦…”被他一提江冉才反应过来,“我妈妈买了点橙子,让我拿给你…”
  自从那年暑假梁季澄把江冉从江边捞上来,两家的联系便日益密切,或者说,是隋文娟单方面的示好。她念在梁家孤儿寡母日子过的可怜,有时候做了好吃的会让江冉也端过来一份,这方面梁季澄没少沾光。
  “谢谢,进来吧,”梁季澄侧身让出一条道,声音听上去很疲惫,“放桌上就行。”
  江冉依照指示拿进去,谁知还没走两步梁老太就跟着了魔似的,上一秒还哭的仿佛要昏厥过去的人瞬间从地上跳起来——去市场抢打折鸡蛋的时候梁季澄都没见她这么灵活过,指着江冉的鼻子破口大骂。
  尽管他每次来梁老太都很不待见他,但如此粗暴的待遇还是第一次,可怜的江冉被吓的立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一只手搭上了他的手腕,温热且有力的一只手,江冉不由转过头,和他视线齐平的,是梁季澄因为不满而微微皱起的鼻峰。
  “你够了啊,冲他发什么火,别没完没了的!”梁季澄一句话就成功止住了撒泼的梁老太,赶在她再次输出之前,把他拉进了屋。
  梁季澄的房间很小,但是他打扫的很干净,紧靠窗户放了一张单人床,旁边摆着书桌,对面是一架老式的五斗橱,有些年头了,上面的木漆已经斑驳了。
  “坐吧,”梁季澄开了风扇,自己拉了把藤椅坐下,那本来是他奶奶的椅子,后来梁老太坐着摔了一次,就被搬到了梁季澄屋里。
  江冉不敢直接往床上坐,他知道梁季澄爱干净,“我…我还是走吧,我妈让我送完就回去。”
  “那你一个人出去,”梁季澄眼也没抬地说,“我不送你了。”
  外面的咒骂声还在继续,梁老太中气十足的嗓音让这道门仿佛形同虚设,梁季澄料定江冉没那个胆子自己出去,即使梁老太不会真的上手打他。果然江冉为难地向外看了一眼,还是选择了留下。
  “老唐在家长会说你坏话了,还是你妈又骂你了?”梁季澄察觉到江冉情绪不太对,从进门起就闷闷不乐的——当然不是因为被他奶奶骂,八成又是跟成绩有关的。
  江冉不说话,嘴角微微向下耷着,这个表情只有在他极度委屈的时候才会显露出来。
  “到底怎么了?”梁季澄突然心急起来,他站起来走到江冉面前,把他肩膀掰正,让他对着自己。
  “我来之前我妈和我说,”江冉终于开口了,不知道是不是梁季澄的错觉,话音里还带着哭腔,“念完初中就不让我上学了,拿了毕业证就出去打工。”
  “…她原话这么说的?”
  江冉点点头。
  梁季澄第一反应觉得不太可能,江冉他妈凶是凶了点,对儿子还是很好的;但是转念一想,以江冉的成绩想上高中确实有点困难,就算考上了估计也要吊三年的车尾,没什么意义。以劳动人民朴素的回报观念来看,好像确实是出去打工更划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