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臻的豪门生活_分卷阅读_133
作者:
夏夜鬼话 更新:2020-06-17 03:28 字数:2330
她的精神抑郁越发严重,最后终于受到确诊。
但是母亲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儿是个精神病,她不许曹雪去接受治疗。她认为女儿如果是个精神病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她坚持曹雪一定能够自己好起来。
母亲考虑的是女儿要是传出精神病的名声,就再也难找到很好的对象。但是对于曹雪来说,这却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指责。
……她,从来都只是一个负担,一个耻辱。她的存在,始终在让母亲觉得痛苦。
作者有话要说:我知道这两章稍微有点太理论化,但是也就这点内容了,因为这部分是女编剧帮忙引导顾深的部分,对于全文它应该是非常微不足道的部分,虽然对于单章来说它们占有的篇幅确实有些大。我把它特别写出来只是为了稍微提一下女编剧教了顾深什么。对了,这位女编剧是顾深的女神,就是《渡生者》的原作者。之前的剧情是她给顾深上课的部分,顾深会从她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一些思维方式。
第66章
《无罪论》。
顾深终于明白了,这个系列的系列名为什么要叫做《无罪论》。
因为顾臻想要向所有拥有和故事中人物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传达一个讯息:他们是无罪的,都有原谅自己,获得幸福的权利。
《有罪判定》本身并没有太多说教的内容,它只是表现了一个普通患抑郁症的女孩可能曾经在生活中遭受的苦难,其中很大一部分的苦难是非常普通常见的,也许很多正常女生都会在生活中遇到的。
因此,才显得尤其真实。
顾臻和导演商议的时候,基本就做出了要求,要让整个故事的调子明亮而温柔,哪怕是最为阴暗的剧情,也必须暗藏着温柔的信息。比如说曹雪在网络上发出的那个帖子,在她出门寻死之前,是她即使努力辩解也无法扭转的攻击,谩骂和不理解,但是当她冲出门去想要寻死的时候,在她看不见的屏幕上,正有人为她发出第一句支援、辩解和援护。
这是女编剧根据顾臻的要求创作出来的情节,倒并不是为了制造巧合的阴差阳错什么的,而是暗示着一个讯息:若是曹雪愿意多作一刻停留,也许就会看见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这样的细节,几乎覆盖了全剧的每一个部分,唯一不同的是在前期的曹雪看不见,而后期的她却会渐渐发现。
剧本改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地调整细节,让每一个情节都变得紧张起伏。
这并不是顾臻主动要求,而是女编剧在每次和故事原型的女孩们聊过之后主动进行的修改。她和几个女孩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经常根据她们的看法调整剧本内容,并且把修改好的剧本给她们看。
女孩们也把自己的经验反馈给了女编剧。
“怎么说呢,发帖是很无奈的事情。因为我没法跟家人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也没有办法跟同学朋友说……因为没有那么好的朋友,也因为怕被人传得人尽皆知。会去网上求助,是因为总觉网络和现实之间有一道安全网……这个也要分情况的吧,或者说看运气。我发过两次帖子,并不是都会得到同情或者安慰——总会有人说‘楼主就是太作’,‘你为什么不能自己更加努力一点呢’,或者‘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怎么就没有过成你那个样子呢’……这种话是最令人难受的,因为这正是我会觉得痛苦的原因。”
女编剧问道:“那什么样的话会让你觉得能够稍微重燃生活的信心呢?”
女孩想了想,说道:“听说有人与我处境相似然后最后慢慢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理解下扭转了局面,或者说有人给我和爸妈一起做了心理分析,说你们都没有错,鼓励和建议我去沟通去做点什么的时候吧……其实很多时候我都想做点什么,只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很彷徨……那时很需要别人的关心和认可,所以哪怕是陌生人,如果看到有人打出一长段的话来安慰自己,就算是其实都是言不达意的话,只要语句看上去很真诚,我都会因此觉得得救了。”
女编剧便拿着本子,把她说的话一一记录下来。
她还问了其它很多很多的问题,女孩子也很乐意倾诉自己的想法,所以努力回忆,说了很多的自身经历和心理变化。
顾臻到达的时候,几个骨干主创包括女编剧和导演正在讨论剧情设置的问题。这一天一行人在讨论的是一个很细节的问题,就是论坛对战。
在故事中,论坛论战的部分有着很浓重的象征意义,它是对于整个社会态度的一种缩影。在对战中出现的每一个角色,每一段对话——都如同女编剧之前告诉顾深的一样——代表了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群体的一种态度。
这场论坛对战本身预定使用一种较为新颖的表现手法,就目前的分镜来看,是在曹雪因为罪恶感狂奔出房间开始,直到她被推出手术室为止,不停闪过的论坛画面和不同的人敲击键盘的手来表现的。
一开始女编剧是设定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发言和态度背后人物的详细身份和性格,使其发言与形象形成对应性,但是导演认为这么做会喧宾夺主,所以最后就变成了只用手和服饰来表现这种社会背景差异。
只有在最后第二天的清晨,曹雪在病房中终于张开眼睛的一瞬间,导演才设置了最后一个展露人物整体形象的镜头。
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从逼仄杂乱的窄小卧室的单人床上爬起来,顶着母亲的责骂,打开了那台每次开启都会嗡嗡作响的古董机,第一时间去翻开帖子,留下最后的留言。
——楼主你还好吗?如果你还在的话,请回复我一句,让我安心吧。你要相信抑郁症是能够治好的,你妈妈一定是想要你好好活着的。
——我要去上班了,等你的回复。
顾臻看剧本和分镜以及听他们的讨论时,并不是很清楚是出于什么考量促使对方最终选择与曹雪年纪相近的女孩的形象作为最后社会的善意一面的代表。不过在他这边看来,这种设置还是比较合情合理的。
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导演和女编剧则尝试去以他们的想法去完成这些要求。虽然因为他不是主创,所以最后展现的剧本和分镜都与他期待中有着微妙的不同,但是顾臻知道,只要对方表达的主线与自己的要求是一致的,他就不应该进一步地干涉。
而事实证明,到目前为止,对方把一切都做得很好。